小暑
一、小暑的由来和含义
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到来。小暑的“暑”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表示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期。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的夏季。
二、物候特征
小暑分为三候:
1. 一候温风至:小暑之后,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,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。
2. 二候蟋蟀居宇:小暑五日后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。
3. 三候鹰始鸷:再过五日,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
三、天气特点
1. 气温升高:小暑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来临,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
2. 出梅入伏:江淮流域梅雨通常在小暑前后结束,进入盛夏高温季节。小暑后,华南东部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多连晴高温天气,开始进入伏旱期。
3. 多雨季节:小暑期间,我国东部淮河、秦岭一线以北地区进入东南季风雨季,降水明显增加。
4. 雷暴频繁:小暑前后,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,常伴有大风、暴雨,有时还有冰雹。
四、传统习俗
1. 吃暑羊:鲁南和苏北地区有小暑“吃暑羊”的习俗,此时的羊肉肥嫩鲜美。
2. 食新: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,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祈求秋后五谷丰登。
球王会官网3. 封斋:湘西苗族在小暑前后有封斋的习俗,禁食鸡、鸭、鱼等。
4. 吃伏面:入伏之时,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吃面条,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”的说法。
5. 斗画眉:小暑这天,饲鸟者会提着鸟笼到公园等地,让画眉相斗,以决胜负。
小暑时节,天气炎热,人们需注意防暑降温,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,同时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和田间管理。